高頻考點--室間隔缺損
時間:2020-01-15 10:32:37
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,約占總數的25%。
1.病理生理
當右室收縮壓超過左室收縮壓時,左向右分流逆轉為雙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,出現紫紺,即艾森曼格(Eisenmenger)綜合征。當哭鬧、肺炎等情況時,右心室壓力暫時高于左心室,血液暫時自右心室向左心室分流,臨床出現青紫,稱為潛伏青紫。分流使肺循環血量增多,主動脈及體循環血流減少。
2.臨床表現
呼吸困難/哭鬧時發紺/喂養困難/多汗/易疲勞
聲音嘶啞/身高、體重增長緩慢反復呼吸道感染
視診:心前區隆起、心間搏動彌散;
觸診:收縮期細震顫;
叩診:心界擴大;
體檢聽到胸骨左緣第三、四肋間響亮的全收縮期雜音,常伴震顫,肺動脈第二音正?;蛏栽鰪?。伴四周廣泛傳導。
3.輔助檢查
(1)X線檢查:小型缺損時,心肺無明顯改變;大型缺損時心外形中度以上增大,左、右心室增大,左心房往往也增大,肺動脈段突出明顯,肺血管影增粗、搏動強烈,可有肺門"舞蹈"。
(2)超聲心動圖:無創,確診。
(3)心導管檢查:血氧含量:右心室>腔靜脈。
4.治療
40%左右室間隔缺損可在3~4歲內自然閉合,其中小型室間隔缺損、膜周部、肌部缺損容易自然關閉。
嬰兒期發生的心力衰竭,應用洋地黃、利尿劑、擴血管藥物等內科治療。
雙動脈瓣下缺損或大型室間隔缺損伴發肺動脈高壓者,應及時施行心內直視修補手術。
中小型室間隔缺損無肺動脈局壓者,宜于3~6歲進行手術修補,或應用蘑菇傘裝置堵閉缺損。如出現艾森曼格綜合征則無手術指征。
課程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