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點速記| 臨床助理:急性胰腺炎的輔助檢查
時間:2021-05-17 09:39:08
血常規
多有白細胞增多及中性粒細胞核左移。
淀粉酶
血清(胰)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2~12小時開始升高,24小時達高峰,48小時開始下降,持續3~5天。血清淀粉酶超過正常值3倍以上可確診。
尿淀粉酶升高較晚,發病12~14小時開始升高,持續1~2周,下降緩慢。但尿淀粉酶水平可受患者尿量和腎功能改變的影響,對臨床診斷價值不大。
C反應蛋白(CRP)
CRP是反映組織損傷和炎癥的非特異性標志物,有助于監測與評估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,在胰腺壞死時CRP明顯升高。
血清脂肪酶
血清脂肪酶多在起病24~72小時后開始上升,持續7~10天,對就診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診斷價值,并且特異性也較高。
生化檢查
常出現暫時性血糖升高,可能與胰高血糖素釋放增加和胰島素釋放減少有關。持久的空腹血糖大于10mmol/L反映胰腺壞死,提示預后不良。高膽紅素血癥見于少數患者,多于發病4~7天后恢復正常。血清AST、LDH可增加。
影像學檢查
1.腹部X線平片:可用來排查其他急腹癥,如內臟穿孔等,還可發現腸麻痹或麻痹性腸梗阻征。
2.超聲:可發現胰腺腫大和胰周液體積聚。胰腺水腫時顯示為均勻低回聲,出現粗大的強回聲提示有出血、壞死的可能。如發現膽道結石、膽管擴張,膽源性胰腺炎可能性大。
3.CT掃描:是最具診斷價值的影像學檢查。不僅能診斷急性胰腺炎,而且能鑒別是否合并胰腺組織壞死。在胰腺彌漫性腫大的基礎上出現質地不均、液體和蜂窩狀低密度區,則可診斷為胰腺壞死。
4.MRI:可提供與CT類似的診斷信息。MRCP能清晰的顯示膽管及胰管,對診斷膽道結石、膽胰管解剖異常等引起的胰腺炎有重要作用。
課程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