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點速記 I 執業藥師(中藥一):影響中藥制劑穩定性的因素
穩定性試驗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藥物或制劑在溫度、濕度、光線的影響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,為藥品的生產、包裝、貯存、運輸條件提供科學依據,同時通過試驗建立藥品的有效期。其中有以下三大因素會直接影響中藥制劑穩定性。
(1)pH:液體制劑通常在某一特定的pH范圍內比較穩定。酸或堿是催化劑,可影響溶液中弱酸性或弱堿性藥物的反應速度。以H+和OH-為催化劑的反應,稱為專屬酸堿催化反應。在專屬酸堿催化反應中,pH通過影響反應速度常數k而影響制劑穩定性。反應速度常數k隨介質pH變化而變化,其數值可通過動力學試驗加以測定。通過不同條件下化學反應的1gK 值,可以計算藥物最穩定pH。調節pH時要兼顧藥物的溶解性、制劑的穩定性和療效,同時還應注意對用藥部位的刺激性等。 (2)溶劑、基質及其他輔料的影響:對于易水解的藥物,有時采用非水溶劑如甘油、乙醇或丙二醇等使其穩定,有時加入表面活性劑,利用所形成膠束的屏障作用而延緩水解。 同種藥物的不同劑型,乃至同種劑型的不同工藝,其穩定性差異較大。因此,應根據藥物性質,結合臨床需要,設計合理的劑型和制劑工藝,以提高制劑的穩定性。 (1)溫度:反應速度常數k值通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,但對不同藥物的影響程度可能不同。根據Van't Hoff經驗規則,溫度每升高10°C,反應速度則增加2~4倍。因此,在中藥制劑提取、濃縮、干燥、滅菌過程中,都必須考慮溫度對藥物穩定性的影響。 (2)光線:藥物暴露在日光下,可引起光化反應。如因光線照射酚類藥物可產生氧化反應、酯類藥物可產生水解反應、揮發油可產生聚合反應等。對光敏感的制劑應選用適宜的遮光容器包裝。 (4)濕度和水分:固體藥物暴露在濕空氣中,表面吸收水分可在表面形成的液膜中產生化學反應。 (5)包裝材料:玻璃、 塑料、橡膠和金屬等包裝材料與藥物相互作用可引起藥物穩定性發生變化。
(3)氧氣和金屬離子:氧氣是引起中藥制劑自氧化反應的根本原因,微量的銅、鐵、鋅等金屬離子對自氧化反應有顯著的催化作用。